近年来,杭州市拱墅区深耕“运河律师”品牌,通过整体规划、科学布局,推进运河法务集聚区建设,努力打造法律服务新高地,提供一站式、全链条的涉外法律服务,以高质量涉外法治服务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在建设“运河财富小镇”“法务小镇”“运河律师之家”的基础上,全力打造运河法务集聚区。目前,运河法务集聚区已汇聚28家律所、国立公证服务站、3家会计服务机构、2个人大立法点、5个共享法庭、7家营商环境检察驿站、8个高校法治实践基地等优质资源,持续开展“法助墅企”“法护平安”“法惠民生”等主题行动,以法治护航辖区相关产业发展。
同时,依托杭州市涉外企业法治服务中心、拱墅区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中心、“法务会客厅”法治服务专区、电竞产业风控法务服务中心以及17家商务社区法律服务驿站,织密涉外法治服务点位,提供域外法查明、涉外法律服务资源查询、法律咨询、涉外公证、法律风险防范、涉外仲裁等涉外法治服务,优化“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方便企业和群众就近获取优质服务。
近日,拱墅区推出“1+4+N”产业政策,共有11项子政策、151条政策条款,其中《拱墅区关于打造运河法治服务集聚区的若干措施(试行)》为此次新纳入的子政策之一,涵盖鼓励优质法律服务机构落户、强化高端法律服务人才引育、支持重大涉外法律服务事项等14条具体措施,推动集聚区要素资源和优质人才进一步汇聚。
此外,通过创设“律所结对社区,家庭签约律师”模式,党建联建引导集聚区党员律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招募7家律所的72名律师组成法律服务团队,以党建引领片区化结对模式和“线上+线下”两大路径,构建“指尖上找法、平台提诉求、闭环解民纷”服务模式。目前已签约300余户家庭,开展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等志愿服务近2000人次。
落实涉外法治服务“一件事”先行先试工作,创新搭建“合规通、咨询通、调解通、公证通、仲裁通、鉴定通、诉讼通、会计通、税务通、审计通”与“外语服务、外国法检索、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查询”的“十通三外”工作体系,形成涵盖“四个一”要件(一个清晰的办事服务入口、一份完整的办事服务指南、一套直观的服务流程、一项闭环的运行机制)的全省通用模板,优选具有海外执业经验或擅长涉外法律服务的律师11人,成立拱墅区涉外法律服务专家团,为辖区企业提供各类增值服务1.5万次。同时编制《涉外劳动用工合规管理工作法治风险防范》《涉外知识产权合规管理工作法治风险防范》,引导企业重视境外劳动纠纷、涉外知识产权等风险防范。编写《投资沙特200问》,为“一带一路”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智力支撑。
浙江律协 转载发布
来源:杭州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