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的某天,浙江广诚律师事务所的沈潮赟律师接到一通来自浙江省南湖监狱党委的电话,希望他能为狱内一直在申诉的服刑人员谢某某提供法律帮助。当时,沈潮赟律师正忙于办理手头的扫黑除恶案件,本就很难腾挪时间,但他不愿辜负南湖监狱党委的信任,便答应了,并第一时间与沈杰律师会见了谢某某。
经与谢某某多次会见并分析研判案情经过后,两位律师发现,谢某某案件可能存在冤情。然而,案件的复杂性也超出了他们的预期。谢某某的文化水平近乎文盲,不会写申诉材料,他家里又极为贫困,没有经济能力支持申诉。于是一道难题摆在两位律师面前:如果帮助谢某某,不仅没有律师费,时间、精力和成本的投入更是个未知数;如果不帮助他,那么像他这样的苦命人,可能一辈子都很难获得律师帮助了。
作为一名中年律师,沈潮赟律师也与大多数普通人一样,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现实,需要通过执业办案来赚钱养家。正在内心纠结的时候,沈潮赟律师想起了前些年他决定辞去检察官公职转岗从事律师工作之际,与曾经的老领导告别,老领导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潮赟啊,我们做政法工作的,必须要有正义感和使命感,没有这两样是做不好政法工作的。检察官是这样,律师也是一样的,我希望你转行以后不要忘记初心!”
正是怀着这份初心,驱使着沈潮赟和沈杰两位律师即便预料到将要面对的重重困难,仍毅然决定接受谢某某的委托,并为他免去律师费,自己贴钱为他伸冤。他们开始四处奔走,在寒冬腊月里西出四川调查取证,在冰天雪地里北上中原申诉调卷,在疫情防控大环境中南下浙南寻找证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和付出,他们终于用收集的新证据打开了申诉之门,用案件的疑点分析拓宽了申诉之路。面对支持他们观点的司法人员,他们以司法良知和共情的力量争取支持——“我们都明知这是一个冤案,但如果我们选择对这样一个错案视而不见,对蒙受冤屈的谢某某无动于衷,那么我们和那些制造冤假错案的人又有什么区别?”面对反对他们观点的司法人员,他们则展示出申诉到底的决心。沈潮赟律师坚定地表示:“我们找的证人还年轻,只要他们还活着,真相就不会被掩埋!如果你们不纠正此案,我们就逐级向上级法院申诉,直到最高院。此案不翻,我不退休!”
2022年3月,在争取到谢某某案件再审后,他们又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开庭审理和漫长的内部请示。在此过程中,沈杰律师还放弃婚假去开庭辩护,回来时被防疫部门隔离,只能与新婚妻子在线上共度蜜月。
沈潮赟和沈杰两位律师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为案件的最终成功奠定了基础。他们提出的新证据和辩护意见最终被司法机关全部采纳,他们在办案过程中展现的品德和公益精神也同时赢得了司法人员的尊重。2024年7月,申诉了17年的谢某某终于被宣告无罪!
目前,沈潮赟律师团队仍在为谢某某申请国家赔偿无偿提供法律帮助。有人问沈潮赟律师,是什么让他们坚持用五年时间、自费10多万元无偿为谢某某伸冤?他回答说,这源于面对艰难和矛盾时的一种直击内心的拷问——“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法律人?”正是这份对职业理想的坚守,让沈潮赟、沈杰律师在面对重重困难时依然勇往直前。
沈潮赟和沈杰两位律师注重德法兼修,展现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可贵的敬业精神,将法雨春风送到弱势群体身边,诠释了“律师办理的不仅仅是案子,也是当事人的人生”的含义。他们用实际行动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彰显了浙江律师崇尚正义、追求崇高、勇于担当、无私无畏的正能量,向“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重要指示精神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浙江律协 原创发布
来源:省律协宣传部